由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策划、组织和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5月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
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把它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强调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怎样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搭建理论创新平台,探索学术期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和影响力的新途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成功地策划、组织、召开了这次研讨会,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这次会议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大。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吕东升教授、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常务副主任赵凌云教授、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兼“两型办”主任程致舜出席会议并讲话;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蔡守秋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思华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简新华教授,著名法学家吕忠梅教授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研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40篇。会议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多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会议,并分别在《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上进行了报道。
资源环境研究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科优势,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办刊特色。从2003年开始,该刊一直坚持探索以特色促进学报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资源环境研究栏目的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该刊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2008年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第34期《审读快报》以《名刊要有名栏目》为题,给予了高度肯定:“办得既有学科的特色,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办了几年的这个栏目与现在国家提出的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紧密相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我省两型社会建设和我省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这次成功召开全国学术研讨会,把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期刊品牌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品牌期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