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30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学术年会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6日是与会代表报到日。当天晚上,在海宇温泉大酒店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武京闽就第二天会议的安排作了部署,向常务理事会报告了今年学会已完成的工作,并就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向常务理事征求意见。各位常委理事踊跃发言,积极为学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27日上午,武京闽理事长主持开幕式暨颁奖仪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徐维凡副司长、西南大学副校长李明教授、中宣部出版局郭瑞宏调研员、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吴绍阶副局长出席会议。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学会副理事长程郁缀教授致开幕词,他认为当前学报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会议的召开十分及时、非常有意义的,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理事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对承办此次会议的西南大学领导、学报编辑部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他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报界同人应在两个方面下大力:一是期刊信息化、字化、网络化,不住的潮流,要高度重积极应对。二是在学术质量上得下大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刊发论文的学术水平,努力将每一篇文都锤炼成精品,如果每一篇文都是一珍珠,那从风浪起,我的刊物都立于不之地!西南大学副校长李明教授致欢迎词,对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西南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充分肯定了高校学报在推动学术创新,积累、传播学术文化,发现、培养学术人才,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吴绍阶副局长热烈祝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指出高校学报是出版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重庆高校学报发展现状。
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仲伟民介绍了学会第四次评优活动情况。对参评资格的认定、奖项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制定、评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作了说明。此次评奖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他希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各会员单位以此次评奖工作为契机,使学报整体质量更上新台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学会副理事长崔月琴公布第四届评优结果。此次评奖除入选教育部名刊的26家被评为名刊社科期刊外,还评出30佳社科期刊34家,百强社科期刊160家,优秀社科期刊220家,特色栏目204家。之后,隆重举行了第四届全国社科期刊评优颁奖表彰活动,教育部、中宣部、学报研究会有关部门领导向获奖期刊、获奖栏目颁发了奖状。《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获奖单位的代表上台领奖。
长期以来,学会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中宣部郭瑞宏处长、教育部徐维凡副司长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认为,学报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颁布,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召开,胡锦涛强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学报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在质量上有一个提升。学报要准确定位,遵循出版业发展规律,走国际化、产业化之路,坚持把提升内容、质量作为核心和根本,打牢根基;开拓创新,在数字化方面迈开步子,向专业化推进,双管齐下,网刊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学报研究会的作用,加强经验交流,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创学报工作新局面。
接下来的理事会会议,由程郁缀教授主持。武京闽理事长对近两年来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下一年的工作做了安排。今年,学报研究会除了举行了第四届全国学报评奖外,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即2010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学术期刊影响力”学术研讨会和2010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数字化、信息化”学术研讨会;8月在珠海举行了会员培训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学会网站初步建成,会员交流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召开了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学术年会。明年的主要工作是:在明年年初组织2009—2010年课题验收以及接受2011—2012年课题申报,希望大家多调查研究,自行拟定申报课题;学会将进一步地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探讨学报改革及未来发展的模式;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市学报研究会及各联络中心的联系、沟通,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明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优秀主编、优秀编辑和优秀编辑学论著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站的建设,在数字化时代网站的作用越来越大,要建立团队,分工合作,推动数字化建设;学会也将认真考虑部分会员关于学会名称变更的建议。武京闽理事长指出,研究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良好会风,各省市研究会对全国学报研究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各联络中心是已成为研究会的得力助手,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希望大家进一步明确研究会工作思路,面对期刊结构的调整、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要积极探索出版工作的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重跃教授作学会秘书处工作报告。他介绍了近两年来秘书处的主要工作,包括新一届理事会相关手续变更办理、新会员入会、会费收缴、经费使用、第四届评优工作、第二届政府出版奖、业务培训等情况。
27日下午的学术研讨会分两场进行,分别由学会副理事长李大明、黄颂杰教授主持。《文史哲》副主编刘京希就刊物的办刊特色和宗旨做了发言,指出学术刊物以学术为本,不要为了迎合评价体系而追求热点追求新奇;应树立高远目标,打造国际学术品牌。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就期刊社的管理模式、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路径、如何打造精品综合性刊物等问题作了发言。《邯郸学院学报》主编香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副主编赵连,就各自刊物特色栏目的创办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求是学刊》副主编李宏弢就两岸四地办刊、评价等情况作了分析比较。《浙江大学学报》主编徐枫介绍了101415日,由国际期刊联盟、中国期刊协会主办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情况,认为数字化正在改变中国媒体格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辅相成,数字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春风送暖;传统出版要积极主动利用数字化,融入数字化。西南大学学报编辑刘荣军博士介绍了自己学报的办刊模式,就专家审稿、编辑学者化、如何保障用稿公正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四川师大学报》的苏雪梅就编辑在维护作者著作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网产品经理王国红就优先数字出版实现两种出版融合做了发言。仲伟民、叶娟丽、张积玉、申教授对各位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大会闭幕式由《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学会副秘书长蒋登科主持,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重跃致闭幕词。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使学报的办刊方向、学会的工作思路更为明确,对学报工作的未来更充满信心
27日晚,召开了研究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各联络中心主任、各省市自治区文科学报负责人工作会议,大家为学会今后的工作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会后,与会代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考察,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和重庆市山水都市,对重庆的人文历史和秀丽风景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会负责人同与会的全体代表向为精心筹备此次大会付出辛劳的西南大学党政领导,特别是为会议做了大量周密、细致接待和服务工作的学报编辑部的全体同仁,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刘曙光)                                             

 

上一篇: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2010年工作会议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下一篇: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