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
“首届高校社科名刊主编论坛”于2004年3 月28日至31 日在复旦大学举行。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11 家学报主编及部分国家期刊奖获奖学报、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的主编30 多人出席论坛。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副处级调研员林丽同志、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高校社科学报名刊评选标准、名栏建设、名刊学报在高校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实施、特约栏目主持人制度建设、专职编辑与教师互动、学术期刊规范和版权、名刊学报建设中的规章制度以及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检查评估等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第二届
“第二届高校社科名刊主编论坛”于2005年4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负责同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的负责人、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高校社科期刊主编、部分名栏学报和双十佳学报的主编共30多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讨论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检查评估办法;(2)讨论第二批名刊评选的评审标准;(3)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关于高校社科期刊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研;(4)交流名刊工程建设新举措和办刊经验。
第三届
“第三届高校社科名刊主编论坛”于2006年11月11日至14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19家学报的主编、16家名栏学报的主编以及第三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的主编、湖北省部分高校学报的主编等参加了论坛。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负责人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会议认真、系统地总结交流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近3年的工作经验,并就当前名刊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名刊工程建设的水平尤其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办出特色,以及学术期刊评价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第四届
“第四届高校社科名刊主编论坛” 于2008年5月31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19家学报的主编、副主编以及部分高校学报主编参加了此次论坛。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魏小波等应邀出席。此次论坛主题为探讨高校社科学报创新发展之路。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名刊如何实现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教育部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与会者认为,名刊在引领国内学术期刊前沿的同时,要放眼国际,眼光长远,真正用名刊、名栏、名家、名作实现名刊示范效应。会议还就现有的名刊建设目标体系、当前的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第五届
2009年5月9日至1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承办的“第五届高校学报名刊主编论坛”在北京举行。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19家学报、入选名栏工程的12家学报、其他学报主编以及期刊评价机构负责人50余人出席了会议。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田敬诚处长到会并讲话。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副校长出席了论坛。会议就名刊工程建设的成效与影响力分析、学术期刊在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责任与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主编们一致认为,本次论坛达到了相当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对于即将启动的教育部第三批名刊建设工程的开展将起到重要、有益的启示,对于推动高校学报的各方面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
 

上一篇: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会务单位和优秀会务工作者名单

下一篇: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