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由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主办、安徽新华学院承办的全国民办高校第二届学报工作研讨会在合肥举行。中宣部出版局、教育部社科司、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领导以及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全国理工农医高校文科学报联络中心、安徽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30所高校50多名专家、领导及学报主编和编辑,围绕“打造优秀教育期刊,服务民办高校建设”的主题,就当前民办高校的学报工作进行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在开幕式上,安徽新华学院院长王成福教授和新华集团王永凯副总经理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安徽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汤奇学教授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姚申教授代表研究会向大会表示祝贺,安徽省新闻出版局调研员向鲁渤、安徽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石金明副处长和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代表政府主管部门讲话,中宣部出版局杨震林处长因公务提前离会,特向会议致电祝贺。
在开幕式上,对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首次进行的“双优”评比中获奖学报和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以《文化出版体制改革与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为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姚申教授以《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与发展》为题,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主任、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教授以《办好学报——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为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安徽省教育厅思政处杨建华处长到会并讲话,安徽新华学院高教研究所长、学报主编席庆义教授、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王育主编、广东培正学院学报主编郑春元教授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主编李寿星教授相继作了专题发言。黄河科技学院、江西蓝天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学院等代表针对各校实情,对民办高校学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民办高校学报的刊号问题是与会专家和代表热议的问题,并呼吁行政主管部门尽快解决。多位与会专家认为,正如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多样化发展一样,中国大学学报也应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理应呈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满足不同需要。目前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已有334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48所,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办高校也都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纷纷创办了学报。全国民办高校已有学报100多家,但公开出版的学报也仅有4家,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学报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进而制约民办高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不利于发挥行政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学报监管中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解决民办高校学报刊号问题,政府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形成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满足高校学报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希望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能正视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正视民办高校学报的特殊性,借鉴国家对待民办教育的政策,尽快出台相关鼓励与规范的政策,适度地有条件有步骤地解决民办高校学报的刊号问题,同时以退出机制进行约束,促进民办高校学报的规范化发展和办刊质量的不断提升,确保民办高校学报得以健康发展。同时,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规范管理,帮助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特别是领导应重视学报工作,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队伍建设,进一步创设科研环境。民办高校学报编辑部也应严格要求自己,重质量、重信誉,形成特色,不断提高学报水平,努力增强公开出版的社会认可度。
与会专家和代表还应邀前往安徽新华学院参观考察,受到了学院领导的热情接待,相继参观了校园环境、信息实验中心和现代通讯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并参观考察了开福寺、李鸿章故居、包公祠、包公墓和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感受了合肥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安徽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华东地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等单位向此次会议发来了贺信。
(全国民办高校第二届学报工作研讨会秘书组 供稿)